愛無界廖女士與Richard的見面動態
來自湖北武漢的45歲廖女士總是透出一股文藝淑女的氣息,2014年12月底加入愛無界,入會不到一個月就認識了來自澳大利亞悉尼的男士Richard。
Richard在悉尼的政府部門工作,已經年近60歲,但照片給人的感覺很帥氣,年輕有活力,這和西方男士注重保養和健身有關係,對個人形象的注重是普遍的國民意識。廖女士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入會後自己也在不斷學習,加強口語,所以她挺有信心,決定和Richard接觸看看。經過一個月的通信後,兩人轉入視頻聊天,聊天很開心,雙方的感覺都很不錯。但是廖女士內心還是糾結於Richard的年齡和國家,她更希望找美國的和自己年齡相近的男士。廖女士一直沒有敞開心扉去接受Richard,而Richard通過視頻對廖女士是很是喜歡,Richard想與廖女士見面了。Richard把假期行程安排在4月,特意來武漢與廖女士見面!
接下來Richard便忙着進行簽證,機票,酒店的確定,每個決定也跟廖女士商量一番,在武漢的行程交給了廖女士。似乎一段熱情過後總是趨於平淡,也或許見面日期越趨越近,細心的廖女士察覺到Richard沒有了一開始的熱情。見面還是如期來了,請假、確認酒店、接男士......每個細節廖女士都細心的安排。
廖女士心思細膩而敏感,在她後來與情感老師溝通時的闡述中,似乎一切都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2015年4月18日上午,Richard抵達機場,廖女士開車去機場接Richard。因為許久沒開車對路途不是很熟悉,回程時女士在路上轉了好一會還沒找到出口,男士開車的方向感和路感向來都比較好,此時也許是長途飛行太累了,Richard對廖女士沒有提前確認好路向有些微詞,這讓廖女士心理感到一陣失落。但是隨之的是Richard給廖女士帶來的很多的禮物:兩瓶紅酒,兩瓶香水(Boss牌子)、一盒Burberry的護膚霜、兩盒澳洲綿羊油、幾份精巧的巧克力、澳洲牛肉乾、澳洲蜂蜜,還有袋鼠小玩偶等小玩意。這麼多的禮物裏,沒有廖女士內心最期待的禮物,但是這也確實讓廖女士感覺到Richard的悉心準備。
接下來的幾天,廖女士帶着Richard去吃中餐、爬山、逛博物館、逛旅遊景點、逛夜市......幾天接觸下來,敏感的廖女士察覺到Richard很活躍,但不喜歡中餐,也不太喜歡新鮮的食物,而廖女士是喜歡安靜的,也喜歡中國傳統口味比較重的食物,這讓廖女士感覺雙方的差異比較大。而讓廖女士感覺不開心的是,她希望Richard下載微信,以方便彼此傳照片,但是Richard毫不猶豫就拒絕了。接下來跟男士的相處讓廖女士感覺到Richard自我,固執,不體貼,看到漂亮的景點,Richard從未主動幫她拍照,Richard喜歡到處走到處看,遇到新鮮的好玩的總會想去互動下,而廖女士覺得Richard坐在大石象上拍照讓自己無法接受......越是想想,內心越是難以接受Richard了。
然而情感是相互的,Richard也是個善於觀察的人,他似乎察覺到廖女士對自己的不滿。廖女士沒有説出來,Richard除了能感受到廖女士的態度變化外別無其他,雙方並沒有就此進行溝通。接下來的日子雖然Richard照常遊玩,但也似乎對廖女士不再熱情。
廖女士的兒子他女朋友與Richard一起遊玩
讓廖女士感到受傷的是,Richard沒有按照原定的計劃,而是提前回國。回去的前一天晚上才告知廖女士,這次,Richard沒有和廖女士商量。廖女士意識到事態不順利,好好談談雙方的情感和未來時,Richard拒絕了這樣的話題,這一切讓廖女士更是失望和傷心無助。
經過與情感老師連續幾天的電話深入探討,廖女士終於察覺到自己的問題。當她平靜下來,好好回想男士過來的幾天相處後,她意識到是自己對男士期望太高要求太多。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其實男士還是很不錯的:有禮貌,對女士以禮相待,並沒有提出其他的肢體親密接觸要求;大方,所有的消費都會搶着埋單;心態年輕好相處,與年輕人特別合得來,與自己的兒子相處得很好,兒子很喜歡Richard。
廖女士説她知道是自己對精神層面的要求多,但她也是容易被感動的女人,如果Richard能主動關注她的情緒,能哄下她,她是很願意和Richard溝通的。可是Richard卻賭氣了,不冷不熱,這讓她感到很委屈。
情感老師知道經過這次接觸,廖女士對Richard是有感覺才會寄於厚望,喜歡才會挑剔。廖女士對這次見面非常用心,遇到沒辦法請假的時間也安排了自己的兒子帶Richard去玩,下班後親自下廚,給Richard做中餐,包餃子。
因為Richard拒絕深入交流且執意回國,廖女士黯然傷神,也不知道是否該送Richard。情感老師建議廖女士還是要用心送Richard去機場,哪怕雙方暫時沒有話題。慢慢再找機會好好溝通。
也許通過這次見面後,廖女士和Richard的內心對這段情感對有新的認識和了解,只能給彼此多些時間考慮是不是彼此的選擇吧。
愛無界寄語:
首先説説西方國家的生活文化:
1、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區和居民區是沒有菜市場的,所有食物都在超市採購,禽畜類的活物不能夠在公開場合出售,必須經過定點屠宰後,包裝好放在超市冰櫃出售,更多是冰鮮的肉類,而禽畜的頭、腳等很少出現在超市,外國人不吃。
2、西方國家一直崇尚開放自由的環境和個性,對生活的態度也普遍隨性和寬容,閲歷越豐富,年紀越大越保持童心,他們認為應該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主導。
3、"拒絕"在西方人的觀念裏,不是一個貶義詞。他們認為自己無法接受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會拒絕,拒絕是他們表達的態度。在西方人的觀念中,較少會勉強自己來討好他人。所以,西方國家裏,拒絕是常有的事,只是對此事表達不認同,不代表其他情緒。
廖女士的見面經歷並非特例,很多姐妹都有一樣的情況。見面時候以挑剔的眼光看待男士,過於注重細枝末節,以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來判斷對方是否合適。於是很多見面的結果並不順利。當女士意識是自己沒有調整好心態,想再找機會溝通時,男士也許早已有了自己的決定。所以,當男士Richard回國,我們再次去信時,Richard的回覆是對自己的感情還沒想好,希望可以當朋友聯繫,如果廖女士介意這樣的相處,他會尊重廖女士不再聯繫。
相關閲讀
三點建議拉近距離(遼寧女士和美國男士的見面動態)
別怕路上的磕絆,每一步摸索,都在帶你離幸福更近一點。
吉林女士籌備結婚登記:和男士見面後如何越談越甜?
承諾已經有了,感情是不是不用經營了?當然不是!
從聊天冷場到找到真愛伴侶,她做對了什麼?
有温度、有深度的價值不是靠吹出來的,它是藏在每次踏實的溝通、每次用心的指導裏,真正體驗過的姐妹最有話語權。
服務期結束,海外姐妹發來這樣一封信...
從堅硬到柔軟,從擔憂到充滿力量,她的蜕變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模樣。
國際交友不是速食餐,膽大心要細
它需要豐富經驗的情感翻譯與情感教練團隊,在專業的輔導陪伴下,助力你走過磨合期,調整心態,提升愛的能力。通過真誠的互動促進感情開花,結果。
廣東姐妹的感謝信:收穫的遠不止交友,而是掌握幸福的能力
內在力量的覺醒、這份從容自信的底氣,正是教練服務陪伴她挖掘出的珍貴禮物,將伴隨她往後人生。無論身處何方、與誰相伴,都能活得精彩、自在、幸福!
國際交友,慢下來,才能守得住真心
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是一次次關係的磨合、分析、調整出來的。
機場牽手確定關係(上海女士和美國男士的見面動態)
Philip很快辦理了簽證,決定飛赴中國見面,兩人甚至開始認真探討未來結婚的事宜。
互換禮物,心意滿滿(廣東女士和德國男士的見面動態)
真誠是打開心扉的鑰匙,這一次,她深刻體會到了。
意料之外的靜好時光(山東女士和英國男士的見面動態)
感情沒有固定模板,有的像山間小溪,慢慢流淌,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