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為何立法禁止學前教育?
在德國弗賴堡大學做學術訪問期間,住在湖邊的一套公寓裏。湖四周寬闊的大草坪,在離我不遠處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約四五歲的樣子)。出於好奇心我走過去和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訴我,兩個孩子都在上幼兒園,週末帶他們出來玩。我問:“你們不利用週末時間帶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參加什麼學習班?”我説:“比如跳舞、體操、繪畫、鋼琴、外語、奧數之類的,我女兒在幼兒園期間,除了奧數,幾乎把所有的課程都學了”。男士回答:“我們這裏,學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知識,社會上也沒有類似的培訓班”。
原以為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閲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説:‘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重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讓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如果説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説話等。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閲讀、計算等。幼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rten ist kostenlos).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説,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借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別沾沾自喜,因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的一代又一代。
愛無界國際婚姻 f.iouclub.com
版權聲明
本欄目文章內容及案例圖片均為愛無界或愛無界會員原創作品,版權歸廣州愛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會員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及引用,剽竊必究!
相關閲讀
美國男性戀愛禁忌行為全揭秘:跨國交友中的12個致命雷區
國際婚戀中,某些看似無心的舉動可能讓美國男性瞬間冷感。文化差異放大的禁忌行為,如同隱形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摧毀來之不易的跨國情緣。掌握這些潛規則,能讓你在東西方的愛情博弈中精準避險,將文化鴻溝轉化為獨特吸引力。
美國男人送禮物的習慣解析:從星巴克到訂婚戒的文化密碼
跨國戀愛中,一份恰到好處的禮物可能成為關係升級的催化劑,而文化誤讀的贈禮卻會引發信任危機。美國男性在不同戀愛階段的送禮邏輯,隱藏着判斷誠意、價值觀甚至婚姻意圖的關鍵信號。掌握這些潛規則,能讓你在拆開蝴蝶結的瞬間,同步拆解出他的真實心意。
美國男性喜歡的約會地點解碼:從咖啡廳到攀巖牆的文化心理學
當約會軟件彈出新消息提示,屏幕那端的美國男士提議在射擊場見面而非高檔餐廳——這或許不是奇葩要求,而是深諳美式約會心理學的聰明選擇。理解不同約會場景背後的文化邏輯,能讓你在跨國戀愛中快速建立共鳴,將地理座標轉化為情感升温的催化劑。
如何與美國男人初次約會?跨文化吸引力的5個黃金法則
當咖啡杯裏的冰塊開始融化,你對面的美國男士正用期待的眼神等待迴應——初次約會的每一秒都充滿跨文化挑戰。亞洲女性常因一個握手力度、一句玩笑話的分寸錯失潛在良緣。掌握以下實戰策略,讓你在初次約會中精準傳遞魅力,將文化差異轉化為獨特吸引力。
美國男性學歷與婚戀成功率關聯研究:跨文化擇偶的深層邏輯
在國際婚戀市場中,美國男性的學歷背景不僅影響着他們的職業軌跡,更深刻塑造着其婚戀觀念與長期關係穩定性。常春藤博士與社區學院畢業生在擇偶標準、溝通模式乃至婚姻決策上存在系統性差異。理解這些關聯性,能幫助你在跨文化戀愛中精準匹配價值觀,規避因教育背景差異導致的隱性衝突。
美國單身男性收入對戀愛影響全解析:從約會到婚姻的財務密碼
跨國戀愛中,美國男性的收入水平不僅關乎生活品質,更直接影響着關係的發展節奏與穩定性。年收入5萬與50萬美元的美國男性,在擇偶標準、約會模式乃至婚姻規劃上存在系統性差異。理解這些財務密碼,能幫助你在文化差異中精準識別誠意對象,建立健康可持續的跨國關係。
美國男性分手原因深度解析:跨文化婚戀中的8個高危雷區
當跨國戀愛遭遇突然終結,許多亞洲女性常陷入困惑:"明明上週還計劃度假,為何他突然説需要空間?" 美國婚戀研究機構數據顯示,68%的跨國關係破裂源自文化差異下的認知錯位。理解這些潛藏的分手誘因,能幫助你在關係中及時校準方向,守護來之不易的跨國情緣。
美國單身男性戀愛進度節奏解析:從約會到承諾的時間軸與關鍵信號
跨國戀愛中,美國男性的情感推進速度常讓亞洲女性感到迷茫——約會三個月仍未確定關係是否正常?每週見面兩次算進展過快嗎?掌握美國婚戀文化中的典型進度節奏,能讓你精準識別對方的情感投入階段,在正確時機推動關係升級。
美國男人同居前的戀愛階段解析:從約會到承諾的6個必經步驟
當跨國戀愛進展到考慮同居階段,許多亞洲女性發現美國男性的節奏與東方文化截然不同——他們可能在約會三個月後突然提議"Let’s move in together",或是交往兩年仍保持週末見面模式。理解美國婚戀文化中同居前的典型階段劃分,能幫助你精準把握關係進程,避免因文化誤判錯失良緣或陷入被動。
美國男性戀愛中的社交公開性:識別真心承諾的7個關鍵指標
跨國戀愛中,美國男性是否願意在社交圈公開你們的關係,往往是判斷其認真程度的核心指標。文化差異讓許多亞洲女性陷入困惑:他頻繁在Instagram點贊卻不發合照,究竟是在保持單身人設還是尊重隱私?理解美國婚戀文化中的社交公開性規則,能幫你穿透表象,抓住關係升級的關鍵信號。

愛無界國際交友首創“中西方教練式服務”,引進美國、澳洲、歐洲等西方知名情感教練,全程融入西方文化思維,為愛無界會員審核英文介紹檔案、挑選符合西方審美的形象展示照片……為渴望通過跨國交友尋找愛情的女性提供專業的情感指導、形象打造、翻譯服務、簽證辦理服務、國際理財服務等8項服務。本着“真愛無國界”的理念,致力於為中國單身女性提供專業、高端的跨國交友指導服務,愛無界團隊不斷開拓西方發達國家的優質男士資源,成為業界成功率最高的交友服務指導機構!
1家總公司
廣州愛都公司
2家國內分公司
香港分公司
海南分公司
2家國外分公司
澳洲分公司
美國分公司
7位外國教練 60人國內外團隊
優質豐富的海外男士資源
成功會員遍佈海外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