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五大秘密令人心生感慨
芬蘭教育為什麼全球第一?
首先是理念先進,從政府到家庭重視教育,以平等為出發點,將教育的目的定為學習,而非競爭;其次才是政策、制度、資金、設施;最後會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普適價值,並將之滲透至每個學校、家庭、老師、父母。
在這樣的正向循環中,教育的成果——高素質的學生才能孕育而出。
看過本文,我們就會知道:孩子是一顆果子,長在教育的樹上,而教育是一棵樹,長在社會的土裏。
自2000年開始,經合組織(OECD)每三年進行一次15歲學生的能力評估測驗。2003及2006年,在這項被稱為“教育界世界盃”的“國際學生評量”(PISA,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中,芬蘭學生連續兩屆在閲讀及科學兩項稱霸,解決問題和數學能力則位居第二。
2009年的PISA成績,芬蘭學生在全球近五十萬學生中,科學排名第二,閲讀第三,數學第六。
世界經濟論壇多次把芬蘭的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佳。與此同時,芬蘭的教育制度也是全世界最均衡的,學生成績落差全球最小。
那麼,芬蘭教育領先的秘密是什麼呢?
1.以平等為核心精髓
首都和北極圈的學生成績相當
平等,是芬蘭教育的核心精神。
和大部分國家奉行的菁英教育相反,芬蘭教育從制度設計到資源分配,都以平等為出發點。
芬蘭的60萬中小學生平均分佈在約四千所學校裏,每所學校大約150人,每個班級不超過20人。小班教學的結果是,既沒有了“貴族”、“平民”之分,也不會讓一個孩子落下。
從整個教育體制來看也是如此,不同於其他國家砸錢辦高等教育,芬蘭把錢主要投在了人人能享受到的中學階段。理由是,這階段的小孩正在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更多的資源支持。在OECD的評比中,芬蘭被認為是運用教育資源最高效的國家之一。
與此同時,芬蘭教育尤其強調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當學生出現學習困難時,老師會立即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進行個別輔導,費用由政府負擔。事實上,芬蘭有近20%的中小學生接受過額外輔導。
在2012年的PISA測驗中,中國上海市某重點學校的成績排名第一,但芬蘭參與測試的學生卻是從首都赫爾辛基到北極圈裏的中學都有,且測驗成績相差不大。
2.不考試,沒作業
玩比學重要,人比成績重要
既然教育資源平均分配,沒了“實驗校”、“火箭班”,那學生之間也就沒必要排名、競爭了。
所以,在芬蘭,學生在接受教育前6年的表現根本不是衡量孩子未來發展的依據,十幾歲以前也沒有考試,很少做家庭作業。
芬蘭人普遍認為,玩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因為,一旦孩子準備好了,會學得更好,所以,沒必要給他們壓力。
在芬蘭,學生只有在高中最後一年的年底有一次考試,而且,只有班主任同意,六年級以下的學生才能參加區域性聯考。因為,老師認為,他們對學生的瞭解遠比考試準確。
3.老師素質全球第一
老師和醫生律師一樣高工資、高地位
芬蘭有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在芬蘭,想當中小學老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年,只有最優秀的10%的碩士畢業生才有可能成為老師,因為競爭激烈,候選人們不但要經過好幾輪職業面試,還得經過性格評判。因為,教育不僅是一項技能,還需要熱情及創新思維。
正因如此,芬蘭老師擁有和醫生、律師一樣的社會地位及工資水平。每天,老師們只花4小時上課,其他時間都用於課程設計、評估學生,每週還要花2小時用於“職業發展”。
所以,芬蘭老師對他們的學生往往非常瞭解,且有能力、有時間針對學生的發展制定、修正課程。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老師也往往能給出極專業的意見。
如果説,多數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像工廠,老師是流水線的工人;那在芬蘭的中小學,老師更像是帶領小企業創業的開拓者。
事實上,在芬蘭,老師是最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意願的人。最讓芬蘭教育部長頭痛的是,好多老師都跑去讀博士,而且芬蘭的企業也喜歡僱用老師,跟政府搶人。據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郵報》的調查顯示,芬蘭年輕人最嚮往的行業就是當老師,中小學教師受民眾敬重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總統和大學教授。
4.政府大力支持教育
資金、政策、設施、理念立體支持
芬蘭前總理阿霍有句名言:創造新經濟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在芬蘭,教育被認為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芬蘭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能領到兒童福利金等津貼,其中一部分被專門限定用於孩子的文化教育,這部分津貼存在每個兒童的特定賬户裏,只能在與政府簽約的書店、美術館等教育文化機構消費。
在芬蘭,兒童三歲前父母可以休假在家照顧孩子,由政府提供津貼;三歲以後,政府依然有很多幫助父母的政策,比如:提供托育補助,孩子放學後安排他們在學校閲讀、玩耍,免去父母的後顧之憂,等等。與此同時,學生的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
此外,政府還斥巨資建設公共設施。芬蘭有l000多座圖書館,平均每5000人就有一座,是世界上圖書館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芬蘭學生閲讀能力強、知識面廣,與此頗有關係。
5.家教注重性格培養
芬蘭有全世界最愛閲讀的國民
芬蘭人是全世界最愛閲讀的,也是全世界最愛跟圖書館借書的,平均每人每年借17本。調查顯示,41%的芬蘭中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是閲讀。
此外,因為整個教育體系崇尚平等、資源平均,芬蘭的家長也沒必要急功近利。父母大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儘量在家裏給孩子製造快樂,着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週末或寒暑假,芬蘭家長從不帶孩子去補習班,而是安排孩子去户外旅遊、運動,平常也會多鼓勵孩子做家務,學習生活技能。
版權聲明
本欄目文章內容及案例圖片均為愛無界或愛無界會員原創作品,版權歸廣州愛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會員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及引用,剽竊必究!
相關閲讀
跨國交友平台全解析:如何在數字時代找到你的國際真愛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國交友成為越來越多單身女性的擇偶方向。然而,面對陌生的語言、文化和地理距離,如何在跨國交友平台上找到真愛成為關鍵。本文將為你詳細解析跨國交友平台的類型、特點和使用技巧,助你在數字時代開啓浪漫的國際愛情之旅。
全國十大交友公司排行:國際交友的專業導航
在全球化時代,跨國交友成為越來越多單身女性的擇偶方向。然而,面對陌生的語言、文化和法律環境,如何找到靠譜的交友公司成為關鍵。本文為您精選全國十大交友公司,助您在跨國愛情的征途中少走彎路,精準牽手理想伴侶。
尋找跨國真愛?全球最佳戀愛交友平台推薦與避坑指南
在跨國交友日益普遍的今天,許多單身女性渴望通過國際交友平台找到理想的海外伴侶。然而,面對眾多宣稱“高效匹配”“優質資源”的交友網站,如何篩選出真正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平台,成為她們最迫切的需求。以下從用户真實反饋、平台資質審核和成功案例等維度,為你解析全球公認的最佳戀愛交友平台,並提供實用避坑建議。
尋找跨國情緣?這些靠譜戀愛網站助你找到真愛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單身女性希望通過國際交友平台結識海外伴侶,開啓跨國情緣之旅。然而,面對網絡上形形色色的交友網站,如何選擇安全、可靠且匹配需求的平台,成為許多人的首要難題。本文將結合用户口碑、平台資質和成功案例,為你推薦幾個值得信賴的國際交友網站,並分享避坑指南。
戀愛網十大排行榜:2025年全球戀愛平台權威測評與避坑指南
在跨國交友的浪潮中,單身女性常陷入平台選擇的困境——虛假賬號、低效匹配、文化隔閡等問題頻發。真正優質的戀愛網站,需兼具嚴格審核機制、文化適配服務及移民法律支持,而非僅靠算法推送。本文基於真實用户數據與行業調研,揭曉2025年全球十大可靠戀愛平台,助你精準避坑,高效鎖定跨國良緣。
國外平台社交軟件如何選?2025年安全高效的跨國交友工具指南
在跨國交友的探索中,許多單身女性發現國內社交軟件存在匹配效率低、用户意圖模糊、文化適配性差等痛點。而真正能導向婚姻結果的國外平台社交軟件,必須具備嚴格的審核機制、精準的匹配算法及法律支持能力。本文從用户核心需求出發,解析全球主流社交軟件的優勢與風險,助你高效觸達優質國際男性,避開無效社交陷阱。
推薦一個靠譜的戀愛平台:2025年全球交友網站避坑與精選指南
在跨國交友的浪潮中,許多單身女性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時間在低效平台上,遭遇的卻是虛假身份、短期關係甚至情感詐騙。一個真正靠譜的戀愛平台,不僅要突破地理界限,更需要具備嚴格的審核機制、文化適配服務及法律支持能力,真正為婚姻結果負責。本文將結合真實用户數據與行業調研,揭曉值得託付的戀愛平台及科學篩選方法。
尋找比陌陌更直接的交友軟件?這5個平台助你精準連接國際戀人
在這個快節奏的數字化時代,渴望跨國交友的單身女性正在尋找真正高效的交友方式。當傳統社交軟件還在用"滑動匹配"消耗用户時間時,真正聰明的女性已經開始使用更精準的國際化平台——這些工具不僅能跳過繁瑣的試探環節,更能直擊跨國交友的核心需求:文化適配度篩選、語言障礙突破和戀愛價值匹配。
中國十大免費戀愛網站:如何篩選適合跨國交友的平台
對於想找外國人結婚的單身女性來説,國內的免費戀愛網站是低成本試水的起點。然而,這些平台是否真能接觸到國際用户?如何避開低效渠道並精準鎖定目標人羣?本文結合平台功能、用户數據及跨國交友適配性,為你深度解析國內免費戀愛網站的潛力與陷阱。
徵友網站:如何篩選優質平台並高效找到國際伴侶
對於想找外國人結婚的單身女性來説,徵友網站是打開跨國交友大門的關鍵工具。然而,面對海量平台,如何避開虛假信息、篩選優質資源並精準匹配目標人羣?本文從平台分類、避坑指南到實戰技巧,為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