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英國作家大多都流連忘返於酒吧?
長期以來,無論是作家流連忘返的地方,還是小説中的休閒場所,酒吧在文學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
我(指本文作者Kieran Devlin,《The 405》雜誌特刊編輯)最愛的消遣之一就是在酒吧看書,不管是在熱鬧的週五還是清淨的週日早晨,都讓人非常享受。這個愛好甚至不受季節的影響。不管是夏日,在露天啤酒屋心跳加速地看驚險小説;還是冬天,在門外寒風呼嘯之時,坐在酒吧的温暖壁爐前讀一本維多利亞時期的偵探小説,都能夠讓人找到樂趣。
酒吧也許十分吵鬧,甚至會讓人老是擔心會有踉踉蹌蹌的酒鬼把黏糊糊的啤酒灑到書上。但為何在酒吧看書就是能讓人感到自然舒適呢?
答案很簡單:開卷有益,社交有益,(適度)喝酒有益,三件事都能讓人放鬆。
但還有一個可信的説法是,在酒吧看書一直是英國的傳統。文學和酒吧之間的紐帶由來已久,英國有無數的文學作品與酒吧共同見證了歷史,從康普頓(10.280, -0.01, -0.10%)·麥肯齊(Compton Mackenzie)的小説《荒島酒池》(Whisky Galore)温和地嘲弄蘇格蘭赫布里底羣島島民嗜酒如命,一直到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他十分喜愛肯特郡布羅德斯泰爾鎮迷人的海岸線(注:他曾在鎮上生活過一段時間),該鎮為了紀念他建了兩座博物館,每年舉辦長達一週的狄更斯節,還必不可少地開了一家狄更斯酒吧。倫敦、都柏林和愛丁堡有大量的文學主題酒吧,隨便看一眼當地的酒吧列表,都能在其中找到許多熱衷於以書籍或作家命名的酒吧。如果在方圓10英里之內找不到一家“莎士比亞之××”酒吧,那麼你絕不是在英國。
據説莎士比亞和狄更斯是喬治酒館的常客
有些酒吧不僅僅與作家同名,也曾與他們共同見證歷史,最突出的例子是喬治酒館(George Inn),它是倫敦僅存的驛馬客棧,目前由英國國民信託擁有並出租。喬治酒館建在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起點“戰袍”酒館(The Tabard)旁,因為莎士比亞和後來的狄更斯經常光顧而出名。狄更斯除了在小説《小杜麗》中提到該酒館,據説還因為聽聞莎士比亞是常客而開始經常光顧此地。為了獲取靈感,很多心有抱負的作家都曾在此流連,這是一個帶着酒味的文學傳統。
酒吧之於文學,就好比文學之於酒吧一樣重要。很多經典之作中都有酒吧的影子: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提過的巴黎丁哥酒吧(The Dingo)真實存在,也是澤爾達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Zelda and F Scott Fitzgerald)夫妻多次光顧的場所;狄更斯在小説《我們共同的朋友》寫過一家叫做“六個快樂的搬運工”(The Six Jolly Fellowship Porters)的酒吧;帕特里克·漢密爾頓(Patrick Hamilton)在劇作《天空下的那些街》(Twenty Thousand Streets Under The Sky)中寫過一家名為“午夜鈴聲”(Midnight Bell)的酒吧。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1946年發表的文章《水中月》(The Moon Under Water)中模糊了文學與現實之間的邊界,他形容一個完美酒吧應該滿足的條件有:不可或缺的維多利亞建築風格、鮮花盛開的露天啤酒屋、沒有噪音,他後面又提到,這種柏拉圖式的酒吧當然是虛構的。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的布克獎獲獎作品《最後一單酒》(Last Orders ),通過酒吧“The Coach”詮釋了年老的酒伴之間相伴一生的友誼,書名體現了“臨別再來一杯”的英國傳統與“完成好友拋灑骨灰的臨終遺願”這個故事之間的異曲同工之妙。J.K.羅琳在《哈利·波特》中源源不斷地將英國的古怪特色美化成一個非現實的魔法世界,她取的酒吧名非常出色,比如“三把掃帚酒吧”(The Three Broomsticks)及“破釜酒吧”(The Leaky Cauldron)。
近年我最愛的小説是伊彌爾·麥克布萊德(Eimear McBride)2016年出版的《更少的流浪人》(The Lesser Bohemians),這本略帶自傳性質的小説創新性地把濃烈的愛情故事搬到了擁擠的酒吧“Camden”,女主人公伊黎斯(Eillis)遇到了當時正在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羣魔》的年長演員斯蒂芬,跟他展開討論,這加速了兩人之間的關係,酒吧本身,或者説是一個可靠的喝酒場所,則是兩人情感歸宿的載體。此外,描寫細緻的背景和場景可能是麥克布萊德對於過去生活的影射。如果在一間擁擠的酒吧讀到這些情景,讀者能感受到與故事之間一種難以言喻的牽連,小説既源於生活又創造了生活。
讓人欣喜的是,在酒吧看書的傳統仍在不斷髮展。過去十年,成百上千的圖書館倒閉,庫存書籍通常被低價出售或捐給其他社區部門,有時最終流向酒吧。英國約克郡赫茲威爾(Hudswell)的“喬治與龍”酒吧(George & Dragon)甚至保留了圖書館式的服務,但很多酒吧採取的是寬鬆的“以書換書”政策。
此外,在過去約15年中,書吧開始流行,意味着人們現在將酒吧視為一般性的會面場所。這種趨勢不僅加強了文學與酒吧之間無形的紐帶,也推動社區的發展。當然,“酒吧”(pub)一詞是“公共之家”(public house)的簡稱,一直都是人們社交的核心場所。
所以説,在酒吧看書的愉悦感,來源於讓人享受的活動、傳統的英倫特色或是參與其中和學習的機會。但是,過多分析反而會削弱這種感覺,這不過是從與朋友或陌生人共同品酒讀書的平靜中感受到的快樂而已。(本文來自於界面)版權聲明
本欄目文章內容及案例圖片均為愛無界或愛無界會員原創作品,版權歸廣州愛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會員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及引用,剽竊必究!
相關閲讀
老人移民澳大利亞條件:如何為晚年生活開啓新篇章
澳大利亞以其高質量的生活、完善的醫療體系以及宜人的氣候,成為許多老年人理想的移民目的地。對於希望與子女團聚或享受退休生活的老人來説,瞭解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解析老人移民澳大利亞的條件,幫助您規劃未來的生活。
中國老人移民加拿大的福利:為晚年生活增添保障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老人選擇移民加拿大,享受其優越的社會福利和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加拿大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不僅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福利保障。對於希望通過婚姻移民的中國單身女性來説,瞭解這些福利不僅有助於規劃自己的未來,也能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嫁給英國人對職業生涯的影響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國婚姻變得越來越普遍。對於許多想要嫁給英國人的單身女性來説,除了情感的契合,職業生涯的考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嫁給英國人對職業生涯可能帶來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英國教育與嫁給英國人對子女的影響
對於許多希望找到外籍伴侶的單身女性來説,嫁給英國人不僅意味着情感的歸宿,更可能為子女帶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將深入探討英國教育與嫁給英國人對子女的積極影響,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一選擇的長遠意義。
與英國人結婚後的國際旅行機會:開啓全球探索之旅
與英國人結婚不僅僅是情感的昇華,更是開啓全球探索之旅的鑰匙。英國護照的強大含金量為國際旅行提供了諸多便利,本文將詳細探討與英國人結婚後,你將享受到的國際旅行機會,助你暢遊世界。
55歲移民加拿大能幹啥?
55歲女性結婚移民加拿大後,有多種可能的職業選擇和生活方式。
嫁到美國的中國女人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嫁到美國的中國女人真實生活是多樣化的,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個人背景、家庭情況、居住地點、文化適應能力以及與美國伴侶的關係等。
西方男人對老婆怎麼樣?
再進一步瞭解西方男人對老婆怎麼樣?來看看愛無界嫁到國外的姐妹的親身感言——
西方男人結婚後和父母住嗎?
西方文化中強調個人獨立性,因此成年子女在結婚後通常會搬出去建立自己的家庭。
跟澳大利亞人結婚多久能拿到永居?婚後生活是怎樣的?
跟澳大利亞人結婚多久能拿到永居?根據澳大利亞的移民法律,通過與澳大利亞公民或永久居民結婚來獲得永居身份,通常需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和時間段

愛無界國際交友首創“中西方教練式服務”,引進美國、澳洲、歐洲等西方知名情感教練,全程融入西方文化思維,為愛無界會員審核英文介紹檔案、挑選符合西方審美的形象展示照片……為渴望通過跨國交友尋找愛情的女性提供專業的情感指導、形象打造、翻譯服務、簽證辦理服務、國際理財服務等8項服務。本着“真愛無國界”的理念,致力於為中國單身女性提供專業、高端的跨國交友指導服務,愛無界團隊不斷開拓西方發達國家的優質男士資源,成為業界成功率最高的交友服務指導機構!
1家總公司
廣州愛都公司
2家國內分公司
香港分公司
海南分公司
2家國外分公司
澳洲分公司
美國分公司
7位外國教練 60人國內外團隊
優質豐富的海外男士資源
成功會員遍佈海外發達國家